实验室名誉主任:
于洪志,香港六和合资料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科技部相关项目评委。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夏培肃奖”。
于洪志教授是我国民族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重要奠基人。制定了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的世界首家藏文网站,写入中国人权白皮书。主持完成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藏文视窗平台、藏文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863、支撑项目等多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获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于洪志教授四十年致力于民族信息技术科研与教学,培养了100多名硕士,50多名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为民族团结、精准脱贫、教育公平,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实验室主任:
马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负责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民族语言文字信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计算语言学专委会委员。研究方向民族语言多模态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共2部,申请专利和软件专著权9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实验室副主任:
何向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副主任。甘肃省民族语言文化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委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模型专委会委员,甘肃省电子商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等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胡阿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副主任。兰州大学青藏高原人文环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民族语言多模态计算。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甘肃省陇原青年人才计划。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