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课题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提升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交流的重要举措,实验室热忱欢迎和邀请本领域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开放课题的作用,保障开放课题顺利执行,实验室特围绕2023年开放课题事宜做出以下决定。
一、实验室资助的主要研究领域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应紧密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开展预研或探索性研究,鼓励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实验室交叉学科科研水平的相关人员申请。重点资助可服务国家语言文字战略、促进行业或区域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言语工程、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认知和脑科学、语言资源库建设、信息产业化、史诗和口传文化数字化、民族语言本体研究等基础性或应用性研究。
二、申报条件
1、申请者原则上为非我单位(语言与文化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语言学、计算机和教育学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经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人员,需由两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予以推荐方可申请。
2、每个申请者只能申报一项,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申请,申请项目的研究主题必须符合开放课题基金的资助范围。
三、课题评审、资助与管理
1.开放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按照预期成果和专家评审结果,每项资助1-2万元。
2.遵守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1-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按获批的申请书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成,并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同时上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结题报告》。如需对原有研究内容、指标及预算调整时,须按照程序得到本实验室批准,否则实验室有权中断该基金的使用或取消原批准的经费。
3.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织召开2023年度开放课题项目审批,结合实验室建设与发展需要,开放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申请人及团队科研力量,执行计划等认真评审和讨论,最终确定资助对象以及资助金额,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作统一调整。
4.经费使用严格执行预算制,并在结项年度(2024年11月31日前)全部使用完毕,对执行不力的课题负责人,如无特殊情况说明,将追回部分或全部所拨经费。
5.课题的资助成果形式为B类出版社以上专著、高级别期刊论文、数据库、软件系统、发明专利、行业标准、政府内参、地厅级以上获奖等。
6.曾经获得过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人员,须在前一项目完成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材料之后,才可提出新申请,鼓励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联合申请。
7.发表中文期刊论文署名单位为“语言与文化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香港六和合资料,兰州,甘肃,730030”;发表外文期刊论文署名为“Key Laboratory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mput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出版专著必须明确标注,“语言与文化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专利需署名“香港六和合资料”。
四、2022年开放课题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20日;
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香港六和合资料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吕士良18219710550
邮政编码:730030
附件1-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