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团委: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力量,决定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案例有奖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学生工作部(处)、团委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承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学生会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
二、面向对象
全体在校生
三、征集主题
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5年这个工作重点,立足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赋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讲好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鲜活故事。
(一)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案例
找准小切口,写好大文章。主要突出挖掘在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中,各族群众说连心话、干连心事、吃连心饭,共建共享和美村寨、和睦邻里、和谐家庭的感人事例,奏好各族群众融合互助,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的“协奏曲”。
(二)挖掘整理凝心聚力增强共识的价值观故事案例
践行新思想,弘扬主旋律。要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重点讲好全国各族人民自觉把领袖把舵、思想领航、旗帜指引作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深刻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为家乡、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故事。
四、案例要求
(一)原创性。案例必须为申报者个人原创,有关引用需标注清楚,坚决杜绝杜撰、剽窃、抄袭文稿等学术不端行为,文责自负。
(二)真实性。案例必须立足历史真实事件、社会现实生活,不得随意臆想捏造。媒体已报道的相关案例不在本活动征集范围。
(三)典型性。案例见人见事见物,内容充实,主题突出,高度契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题要求。
五、形式要求
(一)基于自身经历或访谈形成口述史,以纪实、散文等文学体裁为主,文中可嵌入3-5张与案例相关的无水印、带注释的图片。
(二)允许一人投多稿,篇数不限。每个稿件须加附原文查重报告。
(三)作品题目自拟,全文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字数一般控制在1000-3000字,只需提供word电子文档。标题用黑体三号,正文仿宋四号,行距为1.5倍,文章末尾用宋体四号右对齐注明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联系电话。
六、投稿须知
1.征集时间:2024年1月15日—2月28日
2.提交方式:邮件主题为“学院+姓名+案例名称”,邮件内容为:案例word电子文档+查重报告+其他,请打包集中发送。
3.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所有参赛者默认同意授权主办方根据评选结果,结集出版刊物。
4.联系人:王菲 15838056463
QQ工作咨询群:815893883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七、奖项设置
评选优秀案例奖,将根据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均颁发证书、奖品。
八、评审与成果运用
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对文稿进行评选,评选工作在投稿截止后进行,评选结果将汇编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案例故事》样稿,书名以最终出版书籍为准。
共青团香港六和合资料委员会
202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