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团委:
2023年暑期,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团省委的科学指导下,学校共青团立项组建85支社会实践团队,获批3个国家级重点团队、3个省级重点团队,17个由国家民委、教育部、文旅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司局牵头的国家专项,围绕理论普及宣讲、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实践、就业创业实践、国家(地方)专项7大类别,组织逾千名师生赴西藏、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湖北、云南9个省区广泛开展“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巩固实践育人成效,经自主申报、单位推荐、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且公示无异议,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研究,决定表彰新闻传播学院马念等399名学生为先进个人,中国语言文学学部陈烁等118名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临潭县为例》等20篇社会实践成果为优秀调研报告,舞蹈学院“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团等17个社会实践团为优秀实践团队,化工学院等10个单位为优秀组织单位。
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青春实践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努力奋发进取,积极挺膺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附件:香港六和合资料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名单
共青团香港六和合资料委员会
2024年1月3日
附件
香港六和合资料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
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名单
一、先进个人(399人)
研究生处(3人)
付芸、刘建军、刘怡
学生工作部(处)、团委(36人)
谷宇航、马晓晨、石文霏、王锦玉、徐乐、戈若尤珍、马欣雨、薛文渊、霍怀礼、姚诗雨、尹鹏程、张世琬、万栩恺、庞一河、陈李佳、张存存、张琪琪、田青青、崔静、高逸、黄镇海、刘嘉璐、陶世龙、铁亚楠、王锐、向往、杨佳鑫、铁玉梅、韦慧鲜、余鉴霏、魏思谊、孟思危、卫健华、杜津竹、张以佳、顾倍溪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18人)
苟晓阳、简世杰、刘雨荷、巴亿豪、江佳祥、马兰、王徽、丁嘉慧、郭婧秋、蒋佳成、严彬、张丛、达瓦永措、高莉、祁金昌、孙娟、谭鹏翔、夏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14人)
李丽霞、史晋、魏斌、宿琪、姚媛、于彬、曲海成、马曼苏尔、卫秋玲、白彬、李小凡、张益、王亚博、孙文雯
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10人)
周琪纳、陈爽、敬容、姜程林、赵银秋、杨泽宇、张跃洲、王嘉欣、冯玉琳、高生霞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13人)
丁月涵、黄新玲、蓝李博远、李宗宝、刘佳、徐启国、杨红、顾梦娇、贺乔博、马蓉、马晓芸、史晨光、唐圆圆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30人)
丁亦豪、廖芳饶、马嘉卉、杨璐璇、杨启元、袁悦、曾杰、陈建波、陈雨露、顾圣松、洪恩楷、胡嘉琦、黄敬亭、李国鑫、李政余、陆梦丹、农静娴、申玉华、王靖尧、王荣、韦卓佳、吴为为、吴子丹、许德东、杨仁凯、张宏卓、张佳琦、张书琴、张振洲、周天玉
体育学院(5人)
吕旭东、张馨月、王洪烨、欧小龙、黎座超
舞蹈学院(15人)
李玉梅、王文慧、张远志、陈怡璇、拉毛东知、郑芳、王蓝、崔楮文、崔朵拉、李思颖、孔嘉颖、娄雅歌、于宏晨、韩潇然、刘亚楠
电气工程学院(19人)
彭凯、程凌霄、马金科、宋欣雨、姜静茹、马玉娟、赵梅、陈厚民、徐梓杰、谭伟杰、严慧臻、王彤薇、董熹丹、张富梅、魏冰焱、张梦凡、李佳宁、杨增卓玛、杨光杰
化工学院(14人)
李宇彤、刘燕、于乐、李昱劭、吕熙隆、王星月、林科薇、张才明、孙生良、杨万珍、宋佳钰、李健美、王文祥、杨淑汀
经济学院(13人)
李凤强、王闻雯、杨晓丽、黄伦丽、黄茂萱、黄启东、黄忠、李小雨、刘祖祥、马吉如、史佳鑫、赵如意、朱启月
美术学院(10人)
陈柄呈、德青罗色、李雪、李雨昕、林梦昀、王丹霞、王源浩、张思浓、张文慧、朱婷轩
新闻传播学院(16人)
杜婷婷、杨旭亮、阿布力克木·阿布来提、蓝宇豪、马伊瑞、热依汗古丽·艾力、顿巧珍、罗钰洁、马忠成、杨帆、刘磊、罗丹、李春阳、逯晓梅、马念、王尚功
预科教育学院(10人)
马靓梅、腾克、陈国庆、李筱懿、普璠、马鑫源、吴梦、张晶晶、覃健军、周滕飞
法学院(11人)
陈映妃、郝湘洁、马秀岩、王岑豪、忠尕、李天宇、马小虎、毛哲、王星宇、汤晶晶、陈言浩
土木工程学院(7人)
林文翊、马西夜、王帆、张学文、梁涛、马丽、王伟兰
外国语学院(9人)
詹璐宁、陈颖烯、刘希、顾士云、李祖楠、李昊翔、马怀林、张萱、刘明阳
历史文化学院(10人)
陈峤、李诗曼、吕琳、李丛新、李明月、任佳睿、汤筱安、李树清、王弘卓、杨佳平
管理学院(19人)
崔清阳、和振芬、仁欠草、宋春颖、肖航、耿聃聃、梁哲华、罗翔月、马紫晶、禹晨阳、黄丹妮、莫和侦、潘正昊、韦满希、刘青兰、马彤倩、侯彦名、杨彪、张诗林
音乐学院(6人)
达菁、李金萍、陆彦均、刘莎、姜婷、康正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4人)
周瓜克、拉毛仲格、桑吉草、闹日卓玛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30人)
叶娜、袁靖翔、陆渊凤、海妮、黄源、韩艳芳、林兴龙、马雪梅、杨苏彤、钟文鸥、邓昭歆、贾文杰、李文旭、聂萌、喻子懿、张鸿亮、蔺坤、方双乔、马勇、敖小雨、陈叶晴、谷欣蔚、刘一诺、王九龄、蒋钰娇、陆欣怡、孙佳欣、程楠楠、强力源、邱继强
医学部(47人)
彭璇、阿卜杜拉•阿布迪热木、崔德圆、王霞萍、马利军、马文茜、乔子曦、马昊、常昭岩、普佳娇、马娇、王庆芳、毛家琳、唐筱璐、陈坤、马强、刘博、王子楚、丹增塔堆、马一丹、韩苏德、马依萍、杨萍萍、李欣、崔晓洁、马俊、陕子仁、何坤锟、马丽、马小花、邵婵、张慧、方镜臣、巩怡楠、马存秀、叶海霞、赵湘、丁文彤、方红海、郭宇、李顺、王万晶、周天雨、陈世虎、张桂梅、景治杰、董秫岑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30人)
姑力其热·怕尔哈提、王静妍、陈姝卉、闫青茹、苏彦龙、赵小霞、刘园婷、陈伟韬、韩笑、王南箭阳、刘芯瑞、白玛曲它、洛松拉姆、德青罗色、单馨怡、左廷倩、伊力亚尔江·阿布力克木、贾子奇、王沣润、米尔姑·买买提、韦洁、肖建花、索南木吉、阿日喜、黄钰棋、朱思怡、马媛梅、余跃繁、赵艺蔓、杨蕙
二、优秀指导老师(118人)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11人)
陈烁、孙婷、沙文杰、李冬梅、杨敏、艾尔肯依明、祖立亚尔·扎克、王雅君、刘思思、德白、王婧
医学部(12人)
李娜、张立雪、白静雅、郭忠、雷胜男、张雅青、马慧、阿赛古丽、窦春江、王新田、宋雷、金龙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11人)
贺卫光、唐梅、朱晓、扈永辰、王志强、敏文杰、董喜霞、栗学钟、刘荣、曹义杰、赵军雷
音乐学院(3人)
巴依勒格、李娜、罗佳
管理学院(8人)
安金朝、李俊明、孙永龙、张静、周自高、吴浩田、董静、李文瑞
历史文化学院(1人)
何艺培
外国语学院(1人)
袁嘉
土木工程学院(3人)
郑海晨、马广临、努尔妮萨•伊斯拉木
法学院(2人)
焦海乐、祁全明
预科教育学院(4人)
景婕、马兆熙、王道平、杨文泰
新闻传播学院(5人)
唐仲娟、张辉刚、马廷魁、马月香、王艳
美术学院(3人)
王晓珍、王媛媛、范文玲
经济学院(2人)
努祖凯•吾买尔江、马永腾
化工学院(4人)
玛伊热·买买提、王磊、王志超、俞俊瑞
电气工程学院(6人)
程建云、高欣、王小丽、杨宝、祖丽皮耶·图尔荪、何展雄
舞蹈学院(5人)
李琦、宋佳、寇亮、刁彦、钟志峰
体育学院(1人)
王鹏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6人)
蔡元、戴洪伟、丁海娥、丁奎、冯玉兰、古丽格纳•排祖拉、郭鹏辉、霍生东、李耀东、李宇红、刘慧霞、陆会宁、徐红伟、徐继英、臧荣鑫、刘泽文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3人)
马玥、潘祎、赵新梅
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3人)
吕士良、何向真、万福成
马克思主义学院(4人)
马毓新、岳彬、陈改玲、臧鹏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4人)
郭治虎、李文丽、祁芸、张鹏
学生工作部(处)、团委(4人)
焦锋、雍克勤、李明哲、程光远
研究生处(2人)
唐守嵘、袁宗年
三、优秀调研报告(20篇)
1.《基于职业倦怠量表对临床医生职业倦怠感的研究》(单位:医学部 作者:马俊,祁宝全,陕子仁,崔泰良,李明慧,张慧秋) 2.《关于高台县城镇与农村居民二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
(单位:医学部 作者:方镜臣,赵湘,景治杰,巩怡楠,叶海霞)
3.《甘肃省陇东地区传统美术类非遗的现状调研——以平凉市和庆阳市为例》
(单位:美术学院 作者:张文慧,胡泽 指导老师:王晓珍)
4.《南梁红色文化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单位:美术学院 作者:胡泽 指导老师:王媛媛)
5.《饮食文化背景下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农家院经济关系的调研报告——基于甘肃省临夏市折桥村的调研》
(单位:预科教育学院 作者:覃健军、吴姮、张静、谭栋、周滕飞、朱灵珊、克秋盈 指导老师:杨文泰)
6.《敦煌文化翻译路径研究及文化传播启示》
(单位:外国语学院 作者:袁嘉,刘明阳,马怀林)
7.《乡村振兴下视阈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报告——基于东宝区泉口街道实地调研》
(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李政余,王靖尧,张书琴,张宏卓)
8.《关于西藏林芝藏药资源传承与开发现状调研报告》
(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周天玉,田佳敏,袁悦,胡嘉琦,李国鑫,旦增桥珠,廖芳饶,曾杰,张佳琦,郭洋洋)
9.《专业赋能助力畜牧养殖,青春行动促进乡村振兴》
(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黄敬亭,吴为为,韦卓佳,顾圣松,陆梦丹,全丽丽,张淑琦,曾磊,石文浩,李大森,石笑迪)
10.《关于甘肃红色文化传承现状、问题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单位: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夏峰,李家欢,蒋雨菲,丁嘉慧,杨崇英,万美佳,蒋艺轩,郭婧秋)
11.《关于航天苑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及治安满意度研究的调研报告》(单位: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马兰,巴亿豪,阿应鹏)
12.《赴敦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实证调研报告》(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邓人萍,李明月,李志强 指导教师:何艺培)
13.《临夏回族自治州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马永腾,张建深,李凤强,黄伦丽)
14.《“以舞育美、美育共建”美育进校园活动调研报告》(单位:舞蹈学院 作者:李子阳)
1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单位:舞蹈学院 作者:郑芳,李思敏,刘亚楠)
16.《基于学龄前儿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南幼儿园为例》
(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作者:钟文鸥,韩艳芳,杨苏彤,林兴龙)
17.《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临潭县为例》
(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作者:敖小雨、陈叶晴、汪琦航、刘浩、孟远涵、张文琪 指导教师:董喜霞、栗学钟)
18.《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西北地区乡村振兴实践探索——以格尔木市大格勒乡为例》
(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作者:谷欣蔚,王九龄,肖戎剑,尤光旻,陈艺蓉,孙小花,刘一诺,施天添)
19.《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情况调研报告——基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的研究》
(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作者:刘一诺,王九龄,肖戎剑,尤光旻,陈艺蓉,孙小花,谷欣蔚,施天添)
20.《关于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基于对静宁县响河村安置点的调查与分析》
(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作者: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探索小分队)
四、优秀实践团队(17个)
1.香港六和合资料“道中华•边疆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实践团(新闻传播学院)
2.赴临潭医疗服务小分队(医学部)
3.“星火接力•科技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4.赴临夏县优秀中小企业品牌发展调研实践团(管理学院)
5.赴陇东地区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践团(美术学院)
6.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土木工程学院)
7.文旅推介与电商扶持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团(音乐学院)
8.赴敦煌“守望历史 传承文明”文旅翻译实践团(外国语学院)
9.早胜牛养殖和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实践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0.赴泸州市情暖童心 相伴同行志愿服务实践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11.“青言青语”传承红色基因研究生实践团(研究生处)
12.赴新疆“文铸火洲”红色文化宣讲实践团(经济学院)
13.“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舞蹈学院)
14.“东迁史歌 心向中华”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实践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15.“红色新起点”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小分队(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16.赴平凉市“向阳花”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团(学生工作部、团委)
17.赴临潭县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小分队(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五、优秀组织单位(10个)
新闻传播学院、化工学院、法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医学部、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