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制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实施细则(暂行)
作者:马婷婷  编辑:张煜   校审: 李倩 高志平 审签: 高志平    发布时间:2022-10-24

为提高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共香港六和合资料委员会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甘肃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强化组织带动,强化队伍带动,强化工作带动,强化榜样带动,突出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建设学生党支部。

第二条 争创“样板党支部”。全面贯彻中央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中共香港六和合资料委员会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实施方案》,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着力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工作,着力加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以“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样板党支部创建活动,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创建工作内涵,把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作为示范党支部创建的重要内容。及时学习推广样板党支部创建经验,扩展党支部的内涵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三条 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在按专业和党员实际人数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学习生活特点,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灵活合理设置党支部。

加强延期毕业党员和实习交流党员的管理,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对全体学生党员的广泛有效覆盖。合理控制党支部人数规模,坚持党支部委员会按期换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

第四条 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学生秘书或导师兼任。选配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

第五条 加强党支部骨干培训。根据学生党支部支委队伍的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开展党支部支委培训活动,确保每位党支部支委接受培训,切实提高党支部支委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学院在做好党支部支委工作培训和指导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学生党员骨干培训范围,提高党务工作能力。

第六条 规范发展党员程序。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深入考察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和现实表现等方面。严格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发展党员,认真落实培养、预审等程序要求,做到程序规范,人数规范,形式规范,材料严谨。

第七条 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以常态化、有新意、有实效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学生党支部至少每月开展1次组织生活。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贴近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业、生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导向精心设计开展组织生活,创新活动新意,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努力践行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民主评议党员与党性分析评议活动规范有序。

第八条 将专业教育贯穿于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高度重视党支部思想建设,认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以会宁实践教育活动为依托组织开展实践考察,不断深化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

围绕提高党性修养,学习党章、党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学习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围绕道德人文情怀,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基础,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和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增强爱国奉献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围绕树立科学精神,邀请党性观念强、学术水平高的学生导师参加组织生活,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理想的宣讲教育。

围绕提高学术深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作为依托,以专业优势为抓手,在党性观念强、学术水平高的学生导师的指导下,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

进一步形成专题学习教育和网络学习教育为主、红色主题实践教育为辅的全方位多渠道学习教育体系,确保理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九条 加强党员联系群众。普遍建立学生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确保每位党员至少联系一位身边普通同学,每位普通同学至少有一位党员联系人。

党员要经常关心联系对象的思想、学业、生活状况,积极提供相关帮助,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动征求群众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报告给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每学期至少1次对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支部团结带领班级的工作进行专题研讨。

利用校园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党员积极发挥主心骨和领头羊作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生党员公共服务意识。

第十条 组织领导。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1次学生党建工作,促使学生党建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加强学院党委和学生党支部的联系,进一步发挥学院党委对党支部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保障作用。

第十一条 考核保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年度考核,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考核办法》,在组织生活、学习生活、发展党员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如实对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进行评价。

第十二条 奖惩保障。学院党委根据学校党委总体部署,每年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大力宣传弘扬先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整顿软弱涣散学生党支部,每年进行摸底排查,对支委不强、长期不开展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的,限期整顿转化,对党员思想意识较弱等情形进行批评教育,情况严重者按照党内规章进行处分。

第十三条 条件保障。加大学生党支部党建经费投入,保障学生党支部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修订)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