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法学院简介
刘媛

香港六和合资料法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建的西北民族学院司法系(后改为法律系),是全国民族院校中率先开设法学专业的院系之一。20046月由系改院,成立法学院。

学院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于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在校生700余名,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办学层次较为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通过引进和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助教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5人、在读博士4人。

学院科研成果特色突出,在敦煌法制文献研究、西北地区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研究、科研服务地方立法与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代表性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出版各类专著12部,教材2部;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被地市州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纳研究报告10篇。

学院设有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汉藏双语法律教研室六个教研室;有模拟法庭实验室、物证技术实验室两个实验室;设有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敦煌法文化研究中心、西部生态与土地资源法制研究中心等机构。

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地方立法咨询、法治宣传工作,多名教师先后担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甘肃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甘肃省法律咨询专家、法治甘肃智库专家、甘肃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省委政法委咨询专家及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兰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和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社会职务。学院在2022年被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参与诉前调解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的机会。

学院遵循“夯实基础、突出专业、注重应用、兼顾特色”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甘肃省法官学院、张掖甘州区人民法院、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检察院、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法院、北京市炜衡(兰州)律师事务所、甘肃勇盛律师事务所、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兰州)律师事务所、甘肃泽锐律师事务所、甘肃谦允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和组织建立了多个法学实习实践和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在所在地区和行业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涌现出像“全国十大公诉人”罗娜、“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黄强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1010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