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炜,男,汉族,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主要学习经历
1992/09–1997/07,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
2000/09–2003/07,兰州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疾病)专业,硕士,
2010/09–2015/12,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专业,博士,
二、主要工作简历
1997/08–2003/07,香港六和合资料医学院,助教;
2003/08–2008/07,香港六和合资料医学院,讲师;
2008/08–2014/07,香港六和合资料医学院,副教授;
2014/08–至今, 香港六和合资料医学院,教授;
三、教学科研工作及成果
(一)教学工作: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了《临床诊断学》《内科学1》《医学导论》《诊断学》等课程。《临床诊断学》和《内科学1》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科研工作:
在研项目:
1.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ncRNA Sox2OT促进心肌细胞焦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81960360。
主持完成项目:
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红芪超滤物通过调控肝癌细胞自噬对化疗的减毒增敏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81460677。
2.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科研项目:“癌基因iASPP、MTSS1、Cap43与食管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及其预后的研究”,项目批准号:zyz2012094。
3.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Pim-3、Cap43基因表达与甘肃食管癌相关性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118B-02。
参与完成项目:
1.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重离子束治疗肝癌的减毒增敏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81160478。
2.参与完成兰州市科技局项目“当归、红芪活性成分对乳腺癌带瘤小鼠放疗增敏作用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2–59。
发表论文著作:
先后在《Saudi Med J》《Acta PharmacologicaSinica》《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医杂志》等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要摘录如下:
1.RadixAngelicaeSinensis and Radix Hedysari enhance radiosensitivityof 12C6+ radiation in human liver cancer cellsby modulating apoptosis protein.《Saudi Med J》,2014, 26(9):945-952.
2.4, 8-Dimethoxyfuro[2,3-b]quinoline(c-fagarin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2011,12(9):1-6.
3.Effectsof{2-[(3-carboxy-1-oxoprogy1) amino]-2-deoxy-D-Glucose} on 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 cell line.
《Acta PharmacologicaSinica》,2005/05,26(5):635-640.
4.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人结肠癌SW1116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09,28(18):1636-1638.
5.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诱导人结肠癌SW1116凋亡的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07,30(14):1289-1291.
6.红芪超滤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220-224.
7.癌基因iASPP和Caspase-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4,30(1):79-81.
8.当归红芪超滤物对TM40D人乳腺癌荷瘤小鼠放射增敏作用.
《中医杂志》,2014,55(03):242-245.
9.MTSS1和Cap4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04):842-846.
10.食管癌CD44V5 、Nm23-H1基因表达和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术后生存的关系.《临床内科杂志》,2006/04,23(4):253-255.
11.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术后生存分析的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7,31(14):2647-2648.
12.食管癌中CD44V5和Nm23-H1基因表达及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2003/03,13(3)218-212。
13.食管癌组织CD44V5基因的表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07,24(14)1293-1294。
14.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1,12(11)697-670。
15.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抑制HepG2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初步研究.《肿瘤防治杂志》,2005/08,12(16)1223-1227。
16.细胞黏附分子CD44V5基因表达与食管癌术后生存分析.
《肿瘤学杂志》,2010/07,16(07),542-544。
17.丝/苏氨酸激酶Pim-3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现代肿瘤医学》,2010/09,18(09),1870-1871。
18.甘肃裕固族人群血脂水平与APO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12-4814。
19.Anticancer activity of cucurbitacin-A i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SKOV3 involves cell cycle arrest, apoptosis and inhibi¬tion of mTO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JBUON》 2018; 23(1): 124-128.
20.红芪多糖联合X线对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实用肿瘤杂志》,2012,27(04),344-348。
21. 当归红芪超滤物联合重离子12C6+对肝癌H22细胞辐射增敏的实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1.20,48(6):840-843.
获奖情况:
1.参与完成“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人食管胃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获甘肃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参与完成“甘肃食管癌高发区E-cad、β-cat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获甘肃医学科技二等奖;
3.参与完成“甘肃食管癌高发区E-cad、β-cat和CD44V5、Nm23-H1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
4.主持完成“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获香港六和合资料教学成果一等奖;
5.主持完成“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
6.参与完成“目标导向明确、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院校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获国家民委2019年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参与完成“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民族院校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获香港六和合资料2019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8.主持完成“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的实践与研究”,获香港六和合资料2019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社会兼职和社会服务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