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相关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培养相关制度 > 正文

关于印发《香港六和合资料研究生组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周美秀    编辑:王红娟     校审: 姚道霞        审签: 孙初锋      发布时间:2023-11-23    访问量:

关于印发《香港六和合资料研究生组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香港六和合资料研究生组会管理办法》经2021年12月9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香港六和合资料

2021年12月10日


 

香港六和合资料研究生组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究生组会(以下简称“组会”)是指以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与培养为目的,围绕学科团队研究方向组织开展的学术性会议。组会是落实导师指导和研究生科研训练环节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  组会坚持以“立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突出服务学科建设、突出服务国家战略、突出服务高质量发展,旨在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推动研究生教育回归“研究性”,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确保科研创新活动落到实处,推进组会顺利实施,组会实行学校-学部(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

第五条  研究生处负责组会的总体安排,将组会融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环节,落实科研思政要求,监督检查组会质量;负责核定导师开展组会的工作量;负责统计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情况,核定发放研究生科研工作劳务费;负责统筹管理研究生工作室的使用;负责协调解决组会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第六条 科研处负责监督组会内容要聚焦“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服务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负责导师和研究生申报立项科研项目以及项目的日常管理;负责定期开展组会科研活动内容的质量检查;负责监督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智库等创新平台为组会提供保障。

第七条 各学部(院)负责依托所属学科创新团队和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导师组统筹安排组会,并将组会安排情况报研究生处;负责导师组会工作量的统计、核算;负责定期向科研处报送组会针对科研选题、课题研究、学术研究等的科研活动情况;负责安排研究生到校外高水平大学、科教或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组会学术活动。

第八条  导师作为研究生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依托其所在科研团队开展组会;负责合理安排组会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道德规范等环节。

第九条 组织人事部配合研究生处加强新上岗导师的研修培训;配合研究生处核定导师组会工作量;负责招聘毕业研究生担任科研助理。

第十条 国有资产管理处配合研究生处为各学部(院)开展组会提供必要保障。

第十一条 财务处配合研究生处按照《香港六和合资料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发放研究生科研工作劳务费。

第三章  组织方式

第十二条  各学部(院)及各类科研平台要将组会纳入研究生教育的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推进落实。组会应依托导师所在科研团队组织开展,人员包括组内全体导师和相关各年级研究生,原则上组会每周召开1-2次。

第十三条  开展组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文献及经典阅读研究。导师根据科研活动任务需要,及时安排布置前沿文献、经典著作等资料的阅读任务,定期听取研究生学习情况汇报,培养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学科前沿、科研动态、行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等。

(二)科研选题研究。聚焦“四个面向”及国家战略重大现实问题需求,定期开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选题研究,组织申报并实施各级各类研究课题。

(三)课题进展交流。组会定期对相关学科团队目前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四)学术成果研究。导师定期对研究生学术写作环节进行训练与指导,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学术著作、专利申请等写作方法及规范,提高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

(五)研究型课程研讨。组会根据《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规定的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内容要求,组织研讨前沿理论与方法、前沿技术与难题等,开展研究生自拟课题训练。

第十四条  组会要围绕《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推进科研思政教育、科研选题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

(一)科研思政教育。组会要全面落实《香港六和合资料学科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找准科研思政元素融入点,将思政教育贯穿研究生科研活动全过程,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以及严谨学术道德、高尚科研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二)科研选题培养。组会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社会急需、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确定研究领域、明确研究目标、选定研究题目、强化价值引领,不断激发学生的报国志向、学术志趣和行业情怀。

(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组会要强化科研系统训练,突出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研究生作为学校科研“生力军”的作用,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四)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组会要强化协同育人,突出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企业专家与校内导师共同开展研究生组会,聚焦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指导研究生参与项目研发、工程实践,产出高质量的应用性和创作型成果,全面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

第十五条 鼓励导师开展课程教学组会制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要有不低于三分之一的课时内容以组会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 根据组会的实施内容和工作要求,研究生处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组会安排、组会形成的汇报文稿、PPT、文献综述、科研任务、发表的学术论文、撰写的学位论文、调研报告等,其中学位论文须有研究生本人的1-3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做支撑。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各学部(院)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本单位研究生组会管理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