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会讯】“在场与凝视:在地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第四届华夏丝路符号传播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马琪琪、孙荣    编辑:杜馨瑞     校审: 马月香      审签: 赵新梅      发布时间:2024-08-06    访问量:

    7月25日,由香港六和合资料新闻传播学院、香港六和合资料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传播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在场与凝视:在地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四届华夏丝路符号传播研讨会在学校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卢毅刚教授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朱杰主持主题演讲环节。

    香港六和合资料党委常委、副校长马世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不仅是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标识和文化融合理念的一次深入探索,河西宝卷、华锐藏族民歌展演以及铜奔马等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是文明互鉴和文化融合的宝贵成果。

    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蒋晓丽教授做线上致辞。她提到,本次研讨会通过具身体验与凝视的交流,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文明互鉴的深远意义,学者们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学习,同时也要积极的去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通过交往、交流、交融,继续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

    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谢清果教授在致辞中讲到,我们要在中华文明整个五千年传承的历史时空中重新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何而来,如何往高处去,同时要秉持着始终探讨深刻问题的学术初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华南符号学研究中心教授孟华老师做了题为《界面的符号学解释》的主旨发言,指出界面的传播学含义主要是一种交互式操作和获取信息的媒介。界面由界面及其承载物组成,界面方式包括物符方式、物载方式、述体方式。在符号学中,符号的界面(能指)总是在与符号内容面(所指)关系中定义自身的,因此任何界面总是为表达一定符号内容而设。表达面本身是一个包含着实体和形式的二元结构,诸如硬件和软件、器物性和载体性、承载物与符号等二元关系项。

    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清果老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共生传播视维》为题做了主旨发言,他谈到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存在共生关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观念上讲,“包容性”可以归纳为“一”,即天人合一。“中华民族是一体”理念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也呼应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是一家”理念突出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是一脉”理念突出了中华民族的“连续性”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永华老师做了题为《全球本土化与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的主旨发言。她指出“全球本土化”是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通过立足本土,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符号,以现代化叙事编织中国地方文化的“意义之网”,实现本土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存续和发展 ;同时,面向全球以文化间性为理念寻求与“他文化”共在,在尊重、理解异质文化“他者”的基础上,注重从高语境向低语境文化的转换,通过情感共情、认知共情与联想共情引起他国受众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扩大文化间性空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肖珺老师以《基于数字化符号的互惠性意义共通认知框架》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她认为数字化符号通过虚实融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符号的局限性,拓展了人类的交流空间,但也引发了意义解读的争夺和冲突。为了实现意义的共通,借鉴符号学的理论,并结合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构建一个开放性的意义织构过程,在持续的数字对话中不断凝聚和修正,最终形成可共享的意义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肖教授提出了“互惠性意义共通认知框架”的探索方向,强调在跨文化传播中应注重互惠性理解,通过符号的提取、编码和媒介再现,实现可持续性的对话与借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学互鉴,最终共创性地生成新的智慧。

    会上,嘉宾们从符号学、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在地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声明:

1.本网站为学院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2.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香港六和合资料(榆中校区)躬行楼一楼 邮编:730124
  • Copyright © 2008-2028 香港六和合资料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闻传播学院
    微信


  • 新闻传播学院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