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强强,男,汉族,1979年7月生,香港六和合资料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学报》等杂志审稿人,2012年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一、教育经历
2000.09-2004.06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2004.09-2007.06兰州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7.09-2011.06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12.04-2015.08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和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联合培养博士后。
二、工作经历
2007.07-2013.04 96006部队后勤处营房股助理员;
2013.05-2016.04 96033部队营房股助理员;
2012.02-2015.08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隧道与地下工程分院做博士后工作;
2016.04-2017.07某部工程科研设计所工作;
2018.06-2022.03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工作。
三、主持(参与)课题
2008.04-2011.04《考虑湿化和水气两相渗流的非饱和高填方路基的变形和稳定分析研究》后勤工程学院2008年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资助(负责人);
2007.10-2011.09《路基内部水分迁移特性项目》(广东省交通厅200538(主研);
2009.01-20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902091主研);
2009-2011重庆市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09BB8114主研);
2012.04-2015.08重庆市国土房管局2011年度第三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120301子课题主研);
2012.04-2015.08《重庆市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第6章编写;
2012.04-2015.08国家博士后第53批基金二等资助项目;
2012.08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山岭公路隧道建设成套技术》—专题五《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及抗减震措施研究》和专题九《嘎隆拉隧 道抗防冻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总结和报告编写;
2013.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修订工作的统稿工作;
2013.05-2015.04《公路工程结构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公路隧道部分参编;
2019.05-至今《非饱和土试验方法标准》规范编写;
主持(参与)部队课题十余项。
四、主要科研成果
自研和开发了7套试验系统(设备),同时参研了6套试验系统(设备)研发,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EI收录22篇,SCI收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