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NLPCC 2023年度会议上,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授予我校于洪志教授2023年度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特别贡献学者”称号,以表彰于洪志教授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所做出的特别贡献。
CCF-NLPCC特别贡献奖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设立,每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在该专委会覆盖领域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尤其对于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的自然语言处理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产生重要影响的海内外华人科技工作者。此次获奖,是对于洪志教授40多年民族信息处理研究的认可,也是对学校兢兢业业、坚持不懈从事民族信息处理研究科研人员的一次激励。


于洪志教授简历:
于洪志,香港六和合资料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担任国家自然基金评委和科技部相关项目评委。作为NLPCC专委会常委,获“CCF夏培肃奖”。
于洪志教授是我国民族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重要奠基人。制定了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的世界首家藏文网站,写入中国人权白皮书。主持完成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藏文视窗平台、藏文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863、支撑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获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于洪志教授四十年致力于民族信息技术科研与教学,培养了100多名硕士,50多名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为民族团结、精准脱贫、教育公平,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