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硕士生导师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颇丰。近些年来,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及甘肃省等省部级项目及地厅级项目多项。学院现有导师为:
甄喜善,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导师,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发展研究》等著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
马玉堂,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甘肃省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民委及省厅级项目多项,出版论著1部,参编多部。
张晖颖,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导师,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当代资本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规律》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代瑾,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导师,主持并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赵恺,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理论与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并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
张积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导师,承担《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
张克政,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导师,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1部,参编著作1部,主持完成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承担《西方哲学史专题研究》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马鑫焱,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理论功底扎实,实证研究经验丰富。主持完成中央高校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4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项目,出版科研著作2部,获得国家民委调研报告成果奖2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赵玫,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课程教学任务,发表文章1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陈改玲,教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导师,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承担《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杨建毅,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导师,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承担《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杨惠娟,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导师,发表各种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和校级教研课题等多项。
李斌,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导师,本硕博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发表论文16篇,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数项。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2024-2026)、香港六和合资料“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模范。
马静,副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省社科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金项目1项。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研究。
廉武辉,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导师,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和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多项,参与完成各类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党建理论专题研究》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岳彬,副教授,博士,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导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承担《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专题》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马俊平,副教授,博士,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导师,主持完成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著作多部,承担《西方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臧鹏,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导师,主持参与省部级和地厅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著作多部,承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