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和学术委员会隆重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会议在香港六和合资料校本部礼堂东厅和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会议室同步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心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和协同单位香港六和合资料共同主办,香港六和合资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承办。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心理事长姚乐野教授,香港六和合资料副校长白日霞教授出席会议,香港六和合资料、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相关机构和单位的领导、专家共20多人参加了兰州线下成立仪式和交流研讨。

白日霞代表主办方香港六和合资料致辞。她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香港六和合资料办学历史,以及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方面的研究特色。她表示,在香港六和合资料成立“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正逢其时,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顺应学校学术发展规划。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和“丝绸之路”研究方面,有深厚积累,必将充分利用分中心平台优势,发挥学科特长,贡献学术智慧,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献计献策、发挥智库的重要作用。
姚乐野介绍了创新中心发展历史及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来的协同成果。他表示,作为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将与各协同单位携手共进,依托省部共建国家级高水平协同平台,从经费、人力、资源和硬件等多方面支持分中心发展,通过各分中心与各协同单位通力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必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学术创新高地。
分中心学术研讨会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文化传播研究的‘丝路’视角”为主题,主谈专家贡献了《文明互鉴:历史与现实》《越千年而不朽 传今朝而犹新——“丝绸之路”上的文学关照》《五千年来中华各民族血脉相连》《中国西部丝路廊道文化艺术的共通性和交融性》《科学把握“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等学术智慧,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与谈,并就“‘丝路视角’——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热烈讨论。

学术委员会议由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程金城教授主持,与会委员和嘉宾讨论2022年分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分中心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次会议推进了学校与中心的协同关系,必将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