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香港六和合资料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一、学位点概况

1990年,郝苏民教授领衔的学科团队,在长期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上,获批民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我校社会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民俗学甘肃省重点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并列为第13名,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前70%,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

我校社会学研究,立足西北地区,服务国家在西北地区的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特殊需要,重点在应用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区域民俗性别与民俗、文化人类学、边疆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

本学位点现有导师15人,其中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委会副会长1人,中国社会学会理事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部级领军人才3人,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

我校社会学长期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近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602万元。出版教育部本科创新项目社会学辅助性教材13部,学术著作22部,发表学术论文122篇,是我国西北地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二、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一)社会学

社会学聚焦应用社会学、民族社会学两个重点领域。应用社会学是将社会学理论方法运用于对具体社会现象的研究,从而获得对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民族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研究族际关系,以及民族地区的发展治理社会学方向有4名导师,其中教授3名,均获名校博士学位。目前承担国家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3项,科研经费达200余万元,近年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1项,现有社会学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25个田野实习基地。

复试科目为《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加试科目为《社会学综合》《民族学综合》。

初试科目1: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研究基础》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有关社会学基础知识体系、研究领域、基本概念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实问题。

三、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马工程教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初试科目2社会研究方法

一、考试性质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社会学方法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知识掌握:要求考生熟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包括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技术、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访谈、观察等)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

研究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手段。

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掌握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操作技巧,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编码和录入。

数据分析与解释能力:运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能够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

方法选择与应用能力: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已有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评估和批判,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术规范与伦理意识:了解社会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和伦理原则,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写作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包括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

了解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实问题。

四、参考书目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复试科目名称: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

一、考试性质

《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复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社会学理论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社会研究理论的基本脉络;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理论解释社会现象。

五、参考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侯钧生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名称:社会学综合

一、考试性质

《社会学综合》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复试科目,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实践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社会学的研究理论;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实问题。

六、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名称:民族学综合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通论》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复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民族学综合知识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和基本发展状况;了解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具有一定分析能力,能够初步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民族地区的具体问题。

三、参考书目

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民俗学

本学位点于1990年由郝苏民教授等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领域的老一代知名学者创建,业已形成了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梯队目前共有区域民俗文化(含民间文艺学)研究、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俗与性别研究等三个方向,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在研究生培养中,历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秉持现实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课题意识,注重实地调查和民俗学、民间文学、人类学等的交叉研究尤其是民族民俗交融与区域共同体生成发展的议题。毕业生能够适应多种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其中不少成为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诸多名校的博士、博士后,绝大多数被高校及科研部门录用并受到好评并且先后有蒙古、日、德、意、韩、美及港、澳学生前来研修、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初试科目1: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研究基础》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有关社会学基础知识体系、研究领域、基本概念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实问题。

七、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马工程教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初试科目2民俗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民俗学基础是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的初试科目。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大学阶段掌握民俗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民俗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专业考试评价的基本标准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系统考查考生掌握民俗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民俗学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上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判断、分析、解决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1.《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试科目:民间文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民间文学基础是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的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掌握民间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专业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民间文学基础考试涵盖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等专业课程内容。目标是有效测量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恰当使用民间文学学科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学科有关概念范畴、发展规律与前沿成果的能力和在日常民俗生活中发现、认识民间文学并予以分析、应用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1.《民间文学引论》(第二版),万建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2、《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加试科目1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一、考试性质

中国文化概论是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的同等学加试科目。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大学阶段掌握有关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专业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系统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类型与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厘清上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判断、分析、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1.《中国文化概论》(3版),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加试科目2名称:民族学综合知识

一、考试性质

民族综合知识是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的同等学加试科目。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大学阶段掌握有关民族基本概况基础知识,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专业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系统考查考生对学科有关概念范畴、中国民族的总体特征、发展规律与前沿研究成果正确理解和掌握,以及将民族志方法应用到民俗学研究中,进行科研创新能力。

三、参考书目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 《认识论、研究议题和方法创新:论重建民族学》,何明著,学苑出版社,2019年版。

人类学

01人类学方向

人类学聚焦文化人类学,边疆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三个重点领域。文化人类学是将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从而获得对文化多元性以及文化现象发生规律的认识。边疆人类学运用人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族际关系,以及边疆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医学人类学运用人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疾病与地方性知识和医疗方法,以及医患观和地方性医疗体系之间关系等医学问题。人类学学方向有4名导师,其中教授4名,3名获名校博士学位,1名获留学博士学位。目前承担国家级等各类科研项目7项,科研经费达100余万元,近年来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其中一项荣获国家民委社科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1名导师获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1名学生获省级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现有“国家民委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等3个科研平台和多个田野实习基地。

复试科目为《人类学研究方法》,加试科目为《人类学综合》《民族学综合》。


初试科目1: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研究基础》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有关社会学基础知识体系、研究领域、基本概念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实问题。

三、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马工程教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初试科目2:人类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测试考生人类学基础知识体系掌握和了解的程度,系参照性标准化考试。考试通过笔试的方式,内容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人类学学科观、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不仅注重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对理论与方法结合实践综合性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参考书目

《文化人类学教程(第二版)》孙秋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1月

《人类学通论(第四版)》庄孔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1月版

试科目:人类学研究方法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测试考生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掌握和了解的程度,系参照性标准化考试。考试通过笔试的方式,内容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人类学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的整体把握和了解程度包括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调查与田野研究方法,不仅注重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对方法论研究方法实践层面上的综合性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参考书目

人类学研究方法王积朝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21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白振声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41

加试科目1名称:人类学学综合

一、考试性质

人类学综合》人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加试科目,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实践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人类学的科观,掌握人类学研究理论;理解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能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究社会文化现象

八、参考书目

《文化人类学教程(第二版)》孙秋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1月

《人类学通论(第四版)》庄孔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1月版

加试科目2名称:民族学综合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综合》是人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加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民族学综合知识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和基本发展状况;了解民族学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技巧;具有一定分析能力,能够初步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民族地区的具体问题。

三、参考书目

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02医学人类学方向

该学位点于2006年获准,从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该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多年来扎根于西北各民族地区,有长期田野考察经验和民族志资料积累,学风严谨,业务素质较高的老中青专业队伍。医学人类学方向以何烨教授、李志强教授、兰咏梅教授、海向军教授为骨干力量,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学科研梯队。医学人类学是在人类学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近年来国外刚刚兴起的新学科,医学人类学是一门研究健康、疾病与文化关系的新兴学科,是医学与人类学交叉的学科,医学人类学的诞生适应了新的医学模式转变,人类不仅在形态上存在着时空上的差异,而且在代谢、免疫、疾病易感性、心理、行为和认知能力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类的这种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也是文化多样性造成的。

该学位点建设过程中,导师组成员承担或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医学人类学研究工作,近5年来,承担完成国家民委项目:西北特有民族系列研究,通过鉴定,获得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甘肃省民委项目:甘肃特有民族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和体质人类学研究;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均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其中4项为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1项。“人体解剖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为校级示范教学团队。主持在研项目8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国家支撑项3项、省部级6项等,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体成分与慢病的研究,口腔人类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青少年体型和骨龄研究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民族健康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少数民族基因测序研究,许多论著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其学术水平、学术成果深得同行专家的好评。

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医学人类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进行跨学科研究,至少熟悉一门外语,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独立从事体质人类学和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成为能够将医学人类学的知识应用于相关专业的工作中去的人才。课程设置中以医学课程为主,同时兼顾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学位点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依托西北地区的地域优势和少数民族资源优势,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医学人类学研究所,为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

初试科目1: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研究基础》是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有关社会学基础知识体系、研究领域、基本概念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实问题。

三、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马工程教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初试科目2系统解剖学

一、考试性质

《系统解剖学》为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二、考查目标

试卷结构从难易度来划分,可划分为低、中、高三层次。低层试题约占20%,中层次约占60%,高难度的试题约占20%,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能力。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器官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考查主要内容有绪论、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上肢骨、下肢骨、关节学总论、中轴骨和附肢骨连接、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内脏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腹膜、脉管系统总论、心、动脉、静脉、淋巴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内分泌系统等。

试卷总分150分。试卷主要是以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叙述题等形式展现,其中名词解释约占20%左右,简答题约占40%左右,叙述题约占40%左右。试题在突出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又注意全面覆盖教材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系统解剖学基本内容,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系统解剖学》,丁文龙,刘学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8月第9版

复试科目医学人类学

一、考试性质

医学人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医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其研究重点在于从人类学的视角深入探讨医学现象、医疗实践以及健康与疾病的社会文化因素。本考试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对医学人类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

本课程主要考查考生对医学人类学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核心观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确保考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检验考生是否能够将医学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分析医学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如医患关系、医疗体系改革、跨文化医疗交流等。评估考生在面对医学人类学领域的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考察考生是否能够将医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

三、参考书目

参考书籍:《医学人类学


上一篇: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2024年研究生导师遴选细则

下一篇:香港六和合资料2025年民族学(030400)硕士点简介及考试大纲